我们离移动支付全面化还有多远?
摘要:经过数年的技术发展和观念普及,眼下移动支付可谓走入了千家万户,渗透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传统的线下支付渠道,也和当年的银联一样正在被移动支付改造。使用移动支付的好处一是方便快捷
经过数年的技术发展和观念普及,眼下移动支付可谓走入了千家万户,渗透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即便是传统的线下支付渠道,也和当年的银联一样正在被移动支付改造。使用移动支付的好处一是方便快捷,二则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措施,但时至今日,我们并未看到移动支付有扩大化、全民化的趋势,那究竟是什么让移动支付无法取代钱包成为完美的主流支付方式呢?
当前的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就是直接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购物等;远程支付是利用短信或网络工具进行的支付。而这两种支付方法又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移动支付模式:1.由以银联为代表的银行系统主导的模式。2.运营商主导的模式。3.第三方支付系统主导。4.运营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目前较受大家支持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其便捷性、可靠性都非常成熟,即可远程支付,也可通过二维码或者NFC实现近场支付。可是为什么各方面看起来都已成熟的移动支付手段至今没有爆发开来呢?
任何一种新的技术在推广前行之时,一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移动支付亦是如此,而且作为和人们经济财产息息相关的技术,它所要面临的情况自然更严峻得多。
首先要解决技术方面的桎梏。虽然时下的技术上已能够实现通过手机完成移动支付,但由于支付标准不统一、技术不纯熟等问题,导致支付平台在与银行、商家的衔接上存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造成了体验上的不愉快,用户流失率较高。同时,移动支付所需具备的高安全性对手机等终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种高要求的是不能通过加深使用难度来提升的,否则会使易用性大大打折,由苹果iPhone 5s引爆的指纹识别技术就是这方面努力的成果。
其次是各家的利益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健康的移动支付必然需要通信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商户和技术支持方等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但由此也形成了利益分配、话语权等各种问题,大家都希望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占得核心地位,所以各自为政、争执不下。我们不时看到的各种央行关于移动支付的新政策就是这种博弈下的产物,短期之内估计难有定论。
再者是改造的成本问题,这可以分为两方面的成本。一是终端设备的更换成本,简单来说就是用户的手机必须支持NFC、指纹识别等技术,不然仅通过二维码或者短信来支付安全隐患着实太大;二是配套设施的成本,移动支付业务肯定需要对各类消费场所的POS机等刷卡工具进行改造,一二线城市的商家顾及用户基数花钱改造理所应当,但三四线城市、县城里的商家又有多少对这方面会抱有热情呢?
最后是民众的参与意识。移动支付在成就便利的背后,由于国内受众在教育方面的参差不齐,有部分中年人士在移动支付的优惠面前,还是认为传统的捏在手上的纸币才是真金白银,且嫌移动支付不安全,手续麻烦,虽然这种情况在当下年轻用户中较为少见,但中年人士也是国内消费的主要受众之一,移动支付的全民化,在民众参与意识方面,其实还未得到真正的大众化普及。
总的来说,移动支付技术将催生支付大融合,在以便捷的大前提下,朝支付账户、支付工具、交易信息、商业模式四个方向融合,完成移动支付的最初设想。不过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紧密,各类支付相关支付企业定位也开始出现差异化趋势,三大运营商依据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终端控制能力专注于第三方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利益最大化,会利用一切可能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中国银联依据其强大的结算系统以及终端POS机数量,为运营商和银行提供结算平台,收单业务移动化,逐步走向平台式运营;而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会将其B2C或C2C的在线支付的优势及产品形态平移至移动端,来获取先发优势,利用创新产品和消费引导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全面提升O2O电商层面的参与度,至于广大消费者都应该去拥抱这种变化,拥抱新的移动支付时代。
当前的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就是直接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购物等;远程支付是利用短信或网络工具进行的支付。而这两种支付方法又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移动支付模式:1.由以银联为代表的银行系统主导的模式。2.运营商主导的模式。3.第三方支付系统主导。4.运营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目前较受大家支持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其便捷性、可靠性都非常成熟,即可远程支付,也可通过二维码或者NFC实现近场支付。可是为什么各方面看起来都已成熟的移动支付手段至今没有爆发开来呢?
任何一种新的技术在推广前行之时,一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移动支付亦是如此,而且作为和人们经济财产息息相关的技术,它所要面临的情况自然更严峻得多。
首先要解决技术方面的桎梏。虽然时下的技术上已能够实现通过手机完成移动支付,但由于支付标准不统一、技术不纯熟等问题,导致支付平台在与银行、商家的衔接上存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造成了体验上的不愉快,用户流失率较高。同时,移动支付所需具备的高安全性对手机等终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种高要求的是不能通过加深使用难度来提升的,否则会使易用性大大打折,由苹果iPhone 5s引爆的指纹识别技术就是这方面努力的成果。
其次是各家的利益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健康的移动支付必然需要通信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商户和技术支持方等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但由此也形成了利益分配、话语权等各种问题,大家都希望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占得核心地位,所以各自为政、争执不下。我们不时看到的各种央行关于移动支付的新政策就是这种博弈下的产物,短期之内估计难有定论。
再者是改造的成本问题,这可以分为两方面的成本。一是终端设备的更换成本,简单来说就是用户的手机必须支持NFC、指纹识别等技术,不然仅通过二维码或者短信来支付安全隐患着实太大;二是配套设施的成本,移动支付业务肯定需要对各类消费场所的POS机等刷卡工具进行改造,一二线城市的商家顾及用户基数花钱改造理所应当,但三四线城市、县城里的商家又有多少对这方面会抱有热情呢?
最后是民众的参与意识。移动支付在成就便利的背后,由于国内受众在教育方面的参差不齐,有部分中年人士在移动支付的优惠面前,还是认为传统的捏在手上的纸币才是真金白银,且嫌移动支付不安全,手续麻烦,虽然这种情况在当下年轻用户中较为少见,但中年人士也是国内消费的主要受众之一,移动支付的全民化,在民众参与意识方面,其实还未得到真正的大众化普及。
总的来说,移动支付技术将催生支付大融合,在以便捷的大前提下,朝支付账户、支付工具、交易信息、商业模式四个方向融合,完成移动支付的最初设想。不过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紧密,各类支付相关支付企业定位也开始出现差异化趋势,三大运营商依据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终端控制能力专注于第三方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利益最大化,会利用一切可能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中国银联依据其强大的结算系统以及终端POS机数量,为运营商和银行提供结算平台,收单业务移动化,逐步走向平台式运营;而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电商企业会将其B2C或C2C的在线支付的优势及产品形态平移至移动端,来获取先发优势,利用创新产品和消费引导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全面提升O2O电商层面的参与度,至于广大消费者都应该去拥抱这种变化,拥抱新的移动支付时代。
相关阅读
推荐应用下载
热销机型常见问题
手机应用知识推荐
- 07月02日网易云音乐官方下载_网易云音乐安卓版下载_网易云音乐最新版本下载
- 06月13日回合制手游推荐_好玩的回合制手游下载_回合制安卓手游下载
- 06月13日虾米音乐官方下载_虾米音乐安卓版下载_虾米音乐最新版下载
- 06月13日召唤师联盟最新官方下载_召唤师联盟安卓版下载_LOL手游官方下载
- 06月13日大圣归来手游官方下载_大圣归来最新官方下载_大圣归来安卓版下载
- 06月13日jj斗地主官方下载_最好玩的斗地主手游jj斗地主下载_jj斗地主安卓版下载
- 02月09日疯狂球谜破解版下载
- 02月09日疯狂球谜攻略
- 02月09日下载疯狂球谜
- 02月09日疯狂球谜游戏下载
热销手机排行榜
- 华为 华为荣耀6 Plus¥1999
- 长虹 黄金甲 10000毫安¥1049Google Android
- 华为 荣耀4C 移动4G¥949Google Android
- 酷派 大神F1 Plus(移动4G版)¥799Google Android
- 长虹 A100 问道¥1299Google Android
- 小米 红米Note 移动4G增强版¥829MIUI
- 小米 小米Note(全网通)¥-2MIUI
- 华为 荣耀畅玩4X(移动版)¥1059Google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