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索尼爱立信对外公布了其2007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索尼爱立信全球出货量达到3080万部,比上一季度以及去年同期增长约480万部,2007年全年出货量也首次突破1亿部,达到1亿零340万部,增长超过全球市场成长率两倍多,全年的净利润也较去年有一定增加,这得益于索尼爱立信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以及手机平均销售价格(ASP)的下降。
销量破亿 收入超预期
索尼爱立信2007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达到2080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18%,约为480万部,第四季度索爱手机市场份额增长2%,从而使其占据全球超过9%的手机市场(据市场调研机构高通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诺基亚公司占据全球手机市场38.1%的份额,而三星和摩托罗拉则为14.5%和13.1%。)
第四季度索尼爱立信销售额为37.71亿欧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出货量大幅增长、销售额持平的情况下,可以反映出索尼爱立信在产品组合中不断扩大低端手机比例而进行战略调整。在未来索尼爱立信还将继续拓展低端市场,即将上市的中低端手机包括K660、W380、W350、Z555等。
第四季度索尼爱立信税前收入达到5.01亿欧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高于分析师所预计的4.69亿欧元。而净利润为3.7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6.6%,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下滑。但是2007年全年无论是税前收入还是净利润,都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仍然是由于战略重点的调整,低端市场手机销量增长所带来的效果。
去年第四季度索尼爱立信手机平均销售价格为123欧元,较第三季度略有提升,这是由于在此期间推出了K850i(国内版本为K858c)、W910i(国内版本为W908c)和W960i等一些相对高端的产品,从而相应提升了第四季度的平均销售价格。但是与去年同期146欧元相比,有不小的下调,然而125欧元的全年平均售价还是要比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厂商高出不少。
亚洲市场持续疲软
索尼爱立信总裁小宫山英树表示:“索尼爱立信的表现为2007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今年的亮点是公司的战略定位:即通过拓展产品组合来成功取得市场份额。在研发以及品牌建设上的投入使得索尼爱立信不断深化其产品线,并加强了在全球范围内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市场的地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业界前三强,我们在2006和2007年取得的成功表明了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然而在过去的2007年,索尼爱立信并非一帆风顺,其在亚洲市场的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中国和日本等市场持续疲软。2007年索尼爱立信中国公司三位副总裁相继离职,6月21日中国公司总裁古尼拉宣布辞职,卢健生被任命为中国区主管;9月4日索尼爱立信首席执行官迈尔斯?弗林特宣布离职,小宫山英树临危受命。
2007年的手机行业十分动荡,不仅索尼爱立信内部换人频繁,摩托罗拉公司首席执行官爱德华?詹德也宣布离职,不断亏损的境况使公司在第三季度被三星电子超越沦为第三大手机制造商。索尼爱立信未来的目标是超越摩托罗拉位列全球三甲,不过路并没有想象中好走。一个原本不被看好的苹果iPhone让业界为之一振,根据最新消息,截至目前苹果iPhone手机已经在全球范围销售400万部,势头迅猛,在2008年仍将继续发力,老牌手机制造商的领地在不断被这一新人蚕食。
索尼爱立信在去年第四季度将其手中的UIQ技术公司50%股权转让给摩托罗拉,另外也曾有消息传索尼爱立信将推出搭载微软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的手机产品,种种迹象表明,索尼爱立信将在未来有新的动作,无论是在技术研发还是产品策略方面都将会有比较大的改变,我们将坐视其成。